欧盟为何远离“对俄能源禁运”,美国或吃“软钉子”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欧盟立即对俄罗斯的为何化石燃料实施禁运“将意味着我们国家和整个欧洲陷入衰退”。
在欧洲刚刚结束的远离一系列峰会上,美国吃了“软钉子”:欧盟并不愿意出台更多针对俄罗斯的对俄制裁措施,特别是禁运在能源方面。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近期在德国议会中非常坦诚地表示,美国立即对俄罗斯的或吃化石燃料实施禁运“将意味着我们国家和整个欧洲陷入衰退”。
并不实际
比利时首相亚德克罗在24日前往欧盟领导人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的软钉途中表示,禁止购买俄罗斯能源“将对欧洲经济造成毁灭性影响,欧盟我认为没有必要”。为何
德国政府则对额外制裁的远离成本更加谨慎,官员们私下警告道,对俄石油进口禁令或对俄罗斯贸易的禁运彻底禁运成本过高。
当然,美国欧盟内部一直存在分歧。或吃目前,德国在欧盟中坚持,要专注于实施当前已有制裁,这一观点得到了意大利、希腊和匈牙利的有力支持。尽管波兰、爱尔兰、波罗的海国家和瑞典等一系列国家希望采取更严厉行动,但欧盟的官方态度并未松动。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数据,2019 年,欧洲进口原油中有21%是从俄罗斯进口的,欧洲进口石油产品中有51%源自俄罗斯。没有其他贸易伙伴能够与俄罗斯的份额相提并论,这将使其在短期内极难取代,甚至即便是有关可能实施禁令的猜测也推动油价大幅上涨。
在欧盟中,有一些禁运倡导者建议欧盟可以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然后鼓励重新调整国际石油流动,以尽量减少因价格飙升而造成的供应净损失。在这种假设情况下,受制裁的俄罗斯原油将留给印度等买家,从而将中东的原油释放到欧洲的炼油厂之中。在石油产品方面,俄罗斯的燃料油和馏分油可以运往南美、非洲和亚洲,而欧洲则从美国、印度和中东等地获取石油产品。
但需要看到的是,这样的重新分配和流动在实际操作中将存在多个严重障碍。比如,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供应路线将变得更长,货运路程将增加,对油轮的需求以及运输成本将显著提高。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世界各地的原油和产品流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互连网络或矩阵,而通过制裁以强制重新规划俄罗斯能源的出口则意味着所有其他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变化。
比如,重新调整石油流向会破坏长期存在的客户和合同关系。中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炼油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不想因为美欧的转向而仓促跟风,亚洲被认为是未来机会不断增长的市场,打破长期合同并、放弃亚洲利润丰厚的增长市场转向欧洲,且这一供应预期可能只有几个月或几年,对于中东而言,几乎没有战略意义。
同样,北美的炼油商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拥有利润丰厚的市场,也不愿意以此来换取俄罗斯在欧洲的市场。这也就是为何目前沙特阿拉伯和美国页岩油公司似乎都不热衷于提高产量以弥补俄罗斯供应的损失。
而由于剩余产能很少,欧盟决策者得出结论,禁运俄罗斯石油出口带来的价格风险过高,因此暂时放弃了这一想法。
几个瓶颈
天然气方面的前景又如何呢?
俄罗斯历来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在过去十余年中,欧盟一直试图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的依赖。然而,俄罗斯继续供应约40%的欧盟天然气消费量。
为了弥补2021年俄罗斯交付给欧盟的1550太瓦时(TWh)的天然气,供需双方都必须采取一系列行动。液化天然气(LNG)则有望发挥关键作用。俄罗斯对欧洲的大部分天然气供应是通过固定管道基础设施输送的。相比之下,液化天然气通常通过船舶运输,因此更容易更换供应商。
欧盟委员会本月通过了一项战略,要在今年底前逐步减少俄罗斯三分之二的天然气进口。为此,欧盟预计将在2021年进口750太瓦时液化天然气的基础上,到2022年再额外进口500太瓦时的液化天然气。
布鲁盖尔智库资深研究员塔格利阿皮艾特拉(Simone Tagliapietra)在一篇报告中指出,这一数字代表着大规模的进口扩大,需要解决几个瓶颈才能实现。
首先,与全球液化天然气生产能力有关。2021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总量为5400太瓦时。由于供应紧张,液化天然气价格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翻了一番多。而尽管俄罗斯在2021年夏季之后降低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但欧洲的需求仍在上升。
2022年,全球液化天然气产量预计将比2021年的水平增加100~300太瓦时。但液化天然气市场的特点是长期合同占很大比例,这意味着即使欧盟买家愿意支付高价,也不能保证购买。液化天然气业务是根据20~25年的合同发展起来的,这对于买卖双方证明建造液化工厂和接收站所需的大量投资是必要的。
在过去几年中,市场变得更加灵活,美国已成为重要的供应商——且到今年底将成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国。塔格利阿皮艾特拉写到,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月,欧盟获得了美国37%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尽管如此,欧盟额外进口的大部分液化天然气需要来自目前流向亚洲和美洲的部分,而这将需要政治谈判和妥协。
塔格利阿皮艾特拉表示,最近几周,欧盟委员会和美国政府已经向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大型液化天然气消费国提出了要求,要求将货物转移到欧洲,以帮助欧盟应对天然气危机,类似2011年福岛事故后,欧洲和美国曾向日本提供过LNG一样。
第二个瓶颈则与欧盟的内部天然气基础设施有关。
例如,伊比利亚半岛是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的枢纽。因此,该地区每月可以进口40太瓦时,但通常只消耗30太瓦时,目前的挑战是,要如何将多余的天然气输送到欧洲其他地区,但技术上并不理想。
此外,作为一种安全措施,到达法国的天然气通常会被加臭,因而不能不受限制地输送到邻近的天然气系统中。同时,西欧和北欧市场的天然气具有不同的品质,需要不同的基础设施。
塔格利阿皮艾特拉表示,因此需要快速升级欧盟的天然气基础设施,以确保液化天然气也能到达那些无法直接使用它的国家,而且这些国家通常最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
他还指出,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技术上可行的事情在政治上可能不可行。
“即使在欧洲各地运输天然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供应较好的国家可能不愿意与情况更糟的国家分享稀缺的天然气资源。”塔格利阿皮艾特拉表示,削减俄罗斯天然气将需要欧盟成员国显着团结一致,以帮助受灾最严重的国家。
他还表示,如果没有俄罗斯天然气,欧洲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在明年冬天之前补充其储存设施,这样做将需要在今年春季和夏季进口创纪录的液化天然气。“由于美国天然气市场竞争激烈,而且货物运往合同价格最好的地方,因此美国政府需要介入。”塔格利阿皮艾特拉写道。
- ·北京海淀区: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出区”,保持“两点一线”
- ·你的汽车,需要弹射座椅吗?
- ·消息称三星Galaxy S23系列硬件提升不大,或专注于软件体验升级
- ·为了稳价,国家将投放今年第四批……
- ·三大航称有望继续恢复增加国际航班,并对国际票价下滑作回应
- ·王毅会晤11位欧洲国家领导人和外长 外交部回应
- ·特斯拉预计季度末交付量“非常高” 要求所有员工协助完成
- ·全国31个省区市均开通广电5G网络服务
- ·德邦股份:5577.61万股股份接受京东卓风要约 股票9月2日复牌
- ·广西梧州:购买城区新房可获契税补贴、子女享受当地入学待遇
- ·壳牌预计:全球航空燃油需求2024年完全恢复 欧美市场抢先复苏
- ·创天传承拟200万港元收购香港国际专业学院75%股权
- ·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障,今年“双11”这些问题频遭消费者吐槽
- ·长安信托3亿产品栽进“猪周期” 恒银科技1500万理财本金恐难收回
- ·热搜第一!薅羊毛可能违法,是真的!
- ·钓鱼台酒业声明未授权“钓鱼台”酒类产品营销峰会
- ·美国众议员提出阻止阿富汗撤离人员入境豁免的法案
- ·一签赚近2.5万,9月最赚钱新股诞生!半导体板块全线复苏,成长股春天又要来了?
-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京揭牌成立
- ·“北溪”运营公司证实天然气管道遭破坏 维修或需数月
- ·核心技术人员均为大专、专科学历,下游行业持续萎缩,昆山玮硕IPO,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 ·赛伦生物10个月内3位副总经理离职,其中2位是核心技术人员,公司营收净利暴跌,股价破发41%
- ·达尔优预告新款A81机械键盘:手指宛如月球漫步,柔和且轻弹
- ·全球半导体出货额7月同比下滑1.8%,近三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 ·又见减持!零食赛道还香吗?
- ·新疆秋粮丰收形势喜人 已完成玉米收获540余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