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利润再创纪录,iPhone却撑不起苹果的股价?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营收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 | Hernanderz
来源:价值研究所
周四美股盘后,苹果财报新鲜出炉,利润Q1总营收972.78亿美元,再创同比增长9%,纪录高于市场预期的却撑938.9亿美元;净利润录得250.1亿美元,同比增长6%。不起当然,苹果苹果最恐怖的营收指标还是毛利率。数据显示,利润苹果Q1整体毛利率为43.7%,再创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纪录高于彭博经济学家的却撑预期中值43.1%。
只不过,不起苹果也有自己的苹果忧虑:一是供应链危机造成的硬件产品产能下滑,二是营收营收和利润增速的下滑——尤其是软件服务端。
众所周知,苹果的营收主要靠硬件,但超高综合毛利率,主要是靠软件服务拉动。所以两相比较之下,软件端的增长瓶颈,更让苹果揪心。
种种数据表明,在经过三年多的转型之后,苹果已经越来越“软”,活得更像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而不是传统意义的消费电子厂商。但现在,随着软件服务业务告别量价齐飞的全盛时期,相似的转型难题再次摆在苹果面前。
这一次,库克会带领这艘价值2.67万亿美元的航母驶向何方?
(图片来自UNsplash)营收、利润双增,资本市场还是“看衰”苹果?
美东时间周四美股盘后,苹果公布2022财年第二财季季报(截止2022年3月26日,下文简称Q1)。在财报电话会上,苹果高层警告,受供应链危机影响,苹果多款重点产品的供应都有可能出现问题,预计二季度销售额最多会下降80亿美元。
这一系列消息的冲击下,苹果股价坐上过山车。先是财报刚出炉时涨超3%,财报电话会后由涨转跌,跌幅一度扩大至逾6%,周五盘前则微跌2%。
资本对苹果感情复杂,这份财报真的很糟糕吗?
客观地说并没有。资本市场现在的复杂态度,是建立在苹果多项喜忧参半的指标上的:营收创下历史纪录、利润保持增长,但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毛利率一骑绝尘,但供应链危机步步迫近、营收天花板近在眼前……
1、苹果之喜:营收创纪录、毛利率一骑绝尘
数据显示,苹果Q1总营收972.78亿美元,同比增长9%,高于市场预期的938.9亿美元;净利润录得250.1亿美元,同比增长6%。
翻看详细的营收结构,硬件销售业务仍是主要现金牛,去年推出的iPhone 13系列产品销量火爆。整个Q1,iPhone为苹果带来了505.7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5.5%。此外,Mac和iPad的营收分别录得104.35亿和76.46亿,同样高于市场预期。
(图片来自苹果财报)当然,苹果最恐怖的指标还是毛利率。数据显示,苹果Q1整体毛利率为43.7%,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高于彭博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43.1%。
纵向对比的话,苹果的毛利率虽然没有大幅提升,但也一直保持稳定。此前五个季度,苹果整体毛利率分别录得39.8%、42.5%、43.3%、42.2%和43.8%。横向对比,苹果在业内依旧是一骑绝尘,将三星、小米、vivo、OPPO等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上一财年,小米整体毛利率为17.7%,智能手机分布毛利率11.9%——相比同样受困于中低端市场的vivo和OPPO,小米的毛利率已经算是领先水平。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在剥离荣耀、手机硬件业务大幅收缩之后,华为上一财年销售毛利率反倒同比大涨11.6%。
总的来说,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苹果这份财报的表现并不差,多项指标都达到甚至超过市场预期。资本市场之所以不买账,更多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忧。
2、苹果的忧:供应链危机与增速下滑
这种担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供应链危机造成的硬件产品产能下滑,二是营收和利润增速的下滑——尤其是软件服务端。
一方面,供应链危机对苹果的影响在上一财年四季度就愈发明显,iPhone 13的产能水平远不及市场预期。虽然被誉为“供应链管理大师”,库克也无法保证各个环节都不出疏漏。
目前,得益于对供应链上游企业的掌控力,苹果的A系列和M系列核心CPU供应并不紧张,台积电也开足马力为苹果备货。真正让苹果感受到压力的,是显示屏、无线元件等核心零部件的成熟制程芯片,而非先进制程芯片。
据彭博报道,去年四季度苹果成熟制程芯片的交付周期被拉长到22个星期,中国、越南和印度工厂因疫情停摆、减产是主要原因。库克在此前两个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都谈到供应链的问题,也可见形势之严峻。
另一方面,苹果硬件销售业务毛利出现下滑趋势,软件服务业务的利润增长空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要知道,在消费电子市场整体衰退、供应链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苹果业绩能保持增长,软件服务是一个重要功臣。
数据显示,苹果Q1硬件业务毛利率维持在36%,同比微增0.3个百分点,但环比下滑了2%。考虑到愈发严重的供应链危机、以及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厂的涨价传闻,苹果硬件端的毛利率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再有突破。
至于软件端的毛利率,Q1录得72.6%,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0.2%,依然是业内顶尖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上一财年同期,苹果软件服务毛利率同比录得接近5%的增长,比如今高出一截。再联想到过去四个季度毛利率同比增速的一路下滑,很难不让人心生忧虑。
众所周知,苹果的营收主要靠硬件,但超高综合毛利率,主要是靠软件服务拉动。尤其在过去几年,“All In 软件”是苹果首要发展战略。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比起硬件端遭遇的供应链危机,软件端的增长瓶颈,更让苹果揪心。
“All In服务”不再一本万利
苹果向软件服务转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
在这一年的春季发布会上,苹果新新闻、游戏、支付、电视等内容服务全面上线,库克通过一次纯软件的发布会,向外界昭告了苹果向软件服务转型的事实。
毫无疑问,苹果有转型的底气。在2019年之前,苹果就坐拥App Store、Apple Pay、Apple Music、iCloud等软件服务业务。加上iPhone、iPad的市占率处于巅峰、总连接设备数持续上升,抢在消费电子市场衰退前加码软件服务、推高利润率,苹果这一步棋走得很及时。
Q1财报显示,苹果生态活跃设备数达到18亿,ARPU值从去年同期的10美元提升至10.8美元。把时间轴拉长也可以发现,自上一财年一季度开始,以Apple Music为代表的付费订阅业务为苹果营收带来爆发式增长,App Store更是在去年元旦期间创造了单日收入5.4亿美元的恐怖纪录。
种种数据表明,在经过三年多的转型之后,苹果已经越来越“软”,活得更像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而不是传统意义的消费电子厂商。
然而,正如上文所言,苹果软件业务利润增长已经放缓,营收主要靠ARPU上升来拉动,没有延续量价齐飞的辉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归因于两点:首先是硬件销售不力导致连接设备总数增长放缓;其次竞争对手的崛起蚕食了苹果的市场份额。
前一点,除了iPhone和Mac之外,苹果其他硬件产品都需要背锅。
财报数据显示,Q1iPad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1%至76亿美元。随着欧美疫情渐趋平缓、市场存量需求在前几个季度已经提前释放,平板市场也不复辉煌。可穿戴设备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Q1营收88亿美元,12.3%的同比增速是近18个季度最低水平,而且也是苹果所有硬件业务中唯一个营收不及市场预期的业务。
软件服务的营收,终究是以硬件为基础,只有可连接设备数、单设备ARPU保持增长,才能保证营收、利润的双向增长。因此,当硬件业务增长受挫时,软件服务也难以独善其身。
至于后一个问题,国内的华为、小米、OPPO、vivo等竞争对手,就给苹果造成越来越大的冲击。
在苹果的带动下,向软件服务端转型、打造完整的软硬件生态,早已成为所有一线手机厂商的共识。
在去年首次提出对标苹果口号的小米,在手机硬件业务上距离前者还有巨大差距,但AIoT、软件服务业务,的确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小米财报显示,过去四个季度IoT业务营收分别为182亿、207亿、209亿和251亿,是四大业务板块中唯一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的。截止去年年底,小米全球MIUI月活用户达5.1亿,中国大陆地区月活用户1.3亿,持续蚕食苹果的地盘。
华为这边,在4月26日的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鸿蒙系统搭载设备数已经超过2.2亿,过去一年净新增超1亿台,同样是来势汹汹。去年6月份,任正非曾呼吁华为聚焦鸿蒙等软件服务业务,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根据财报数据,苹果在大中华地区营收占比不低。Q1,大中华区总营收达到183.4亿美元,同比增长3.5%。但在华为、小米、群雄围猎之下,苹果的软件服务在未来还能不能一家独大,没有人敢打包票——更重要的是,小米等中国手机厂商在海外也是疯狂扩张。
嗅觉灵敏的苹果,或许已经意识到了再一次转型的可能。
第五次转型,苹果将去往何处?
都说大象转身很难,但贵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苹果过去这些年至少有过四次重要转型。
第一次是正面对抗微软失利后迎回乔布斯,回归硬件市场;第二次是推出iPod,切入移动硬件赛道;第三次是iPhone面世,带动智能手机革命;第四次,就是前面提及的向软件服务端转型,追求更高利润率。
这几次转型不是都大获成功,但对于苹果的生存发展都至关重要。
现在,软件服务业务还远没到衰退的阶段,只不过挑战越来越大也是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市场风口也在转变,苹果不能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如果说当年是乘着互联网黄金时代的东风向软件服务转型的话,那么现在,苹果的策略也很明显:重新拾起自己的“硬科技”武器,死磕自研芯片和自动驾驶。
1、自研芯片:实现“5G芯片自由”指日可待?
实现芯片自由一直是苹果的重要策略,多年来花费巨资开发A系列和M系列芯片。现在,库克距离梦寐以求的“软硬件一体生态闭环”,还差最后一环:5G基带芯片,这也是苹果最后一个被高通“卡脖子”的技术领域。
相信大家都记得,2016年苹果将英特尔5G基带芯片加入采购名单时,就因为高通收取的专利费过高而发起专利诉讼。自此之后,苹果和高通渐行渐远,iPhone 5G机型搭载的基带芯片中,英特尔占比更是一度赶超高通。
但到了2019年,由于英特尔5G芯片性能上的缺陷实在令苹果无法容忍,库克无奈和高通和解,iPhone再次被高通的5G基带芯片“攻陷”。
现在,英特尔已经放弃5G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高通更加无所畏惧,凭着专利权躺着数钱。习惯了对供应链拥有绝对掌控权的苹果,不可能容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下去。
2020年至今,苹果芯片研发团队成员扩充了数千人,期间更是豪掷10亿美元将英特尔基频芯片事业部收入囊中,包括接收2000多名研发人员。
多年的投入,苹果现在已经看到曙光。今年2月初,来自DigiTimes的报告显示,苹果有望在2023年实现内置5G调制解调器芯片量产,台积电已经准备好承接苹果的4nm先进制程芯片订单。
这一次,库克或许终于不用再向高通低头了。
2、自动驾驶:一波三折、等待曙光
相比即将见到曙光的自研芯片,苹果另一个重点业务——自动驾驶,就显得波折许多。
按照最新计划,苹果现在一心跳过智能辅助驾驶,在四年内推出直接不带方向盘的完全无人驾驶汽车。
如果说特斯拉定义了电动汽车,苹果现在想要做的就是重新定义智能汽车。为此,苹果已经着手搭建一整套自动驾驶产业链:从车规级芯片到配套软硬件生态无一不打上自研标签。
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苹果这看似激进的策略其实也有自己的无奈。在特斯拉早已占领舆论高地、掌控用户消费心智的情况下,苹果唯有推出更高阶版的自动驾驶汽车,才能颠覆市场竞争格局。
只不过,逐鹿自动驾驶市场的车企多如牛毛,进军汽车界以来已经五度易帅的苹果能否突出重围,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可以肯定的只有一点:苹果不想让自己继续“软”下去,造芯也好、造车也罢,都是另一次战略的更迭,也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
写在最后
上周末,美国第一大行摩根大通策略师Khuram在研报中指出,本周是美股二季度“最关键的一周”,尤其是对于科技股云集的纳指来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涨幅最高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逾3%,势头大好。
但大家都知道,这周的重头戏还没完——微软、Meta、Alphabet(谷歌母公司)已经先后交出成绩单,周四盘后苹果和亚马逊财报也将如期出炉。两大巨头将给纳指送上一份大礼包还是炸药包,一直是华尔街投行关心的话题。
最终的结果当然不算好,亚马逊业绩暴雷、苹果发出盈利预警,两大巨头的股价也在盘后先跌为敬。加上美国一季度GDP年化季率初值和核心PCE物价指数均不及市场预期,前者更是低至-1.4%,外界对今日美股的表现不免多了几分担忧。
但站在苹果的角度,过去一年已经习惯了股价的起起落落,库克最担心的不是二级市场的一时涨跌,而是能否扫清前方的迷雾。苹果这艘市值高达2.67万亿美元的巨型航母想要掉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机构发布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首套利率再下行,18城降至“3字头”,创新低存在挪用基金财产情况等问题 睿金众合(武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收警示函招商银行高管重大变动!行长田惠宇另有任用,常务副行长王良暂为主持工作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接近零轴,房屋销售面积、金额双双大幅下降,政策松绑,效果几何?金融十六条: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 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交通运输部:对货车司机实行“白名单”管理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不忘初心 当前资产配置仍需坚持防守为主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疫情导致部分人群就业难度增加安徽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食品烟酒价格上涨6.3%换电车型司机收入更高!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月租金低至399元,贵吗?
- ·商业健康险创新渐入佳境
- ·基金放大镜:加回宁德时代,陆彬继续押注优质成长
- ·突发!土耳其发起大规模跨境军事行动:动用大炮、直升机地空两路袭击,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人员
- ·软银拉美基金遭遇人事动荡 两位高管离职创业
- ·119元一支背后,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 ·本土新增“2417+19831”,上海最新通告:新增死亡病例3例,封控区今起到21日,每天1次核酸检测
-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迎新掌门人!陆芳将出任CEO,黄国滨继续担任投行业务主管
- ·两部门:合理确定个人商业房贷最低首付比例
- ·这些化妆品,不合规!你也许正在用→
- ·北京五一期间暂不恢复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
- ·北京市调整优化隔离点防疫指引
- ·交通运输部:全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为“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提供坚实保障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致38人死亡,2人轻微伤
- ·Win11首个重大更新!Win 11 22H2系统将提前到8月份推出
- ·京东上海华石营业部恢复运营
- ·索尼、尼康、Adobe和英特尔等针对视频图片造假制定新标准
- ·抛下现金贷业务后,趣店Q3营收、净利大“跳水”,单季亏损超6亿元!
- ·下一步筛查如何安排、涉阳楼栋如何消杀、居家消毒有哪些误区……上海回应近期防疫热点
- ·两杯咖啡仅6元!瑞幸咖啡道歉:椰云套餐价格出错 饿了么门店暂时闭店
- ·“双创”新股不香了?纳芯微一次性创出近期弃购金额、弃购比例、主承销商包销金额3项新高!
- ·巴菲特再卖比亚迪:本次套现6.3亿港元,累计减持逼5000万股
- ·疫情下半导体企业“疏通”物流链:封测厂直发、转运广深、香港仓
- ·广西桂平:网传“一公司电箱爆炸腾起蘑菇云”消息失实,火灾现场未发生爆炸
- ·中国社科院陈耀:厘清地区发展和保护界限,建设统一大市场要避免“一刀切”
- ·服贸观止|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北京东城区金融业2021年实现增加值946.9亿元
- ·工信部:建立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日调度机制